【实干当“夏”】丹东项目小久才江口特大悬索桥梁桩基施工顺利完成
本站消息 近日,随着最后一根桩基混凝土浇筑完成,由中铁十五局承建的G331宽甸兴边沿江公路项目小久才特大悬索桥桩基施工任务顺利完成,标志着项目建设进入新阶段。
中铁十五局承建G331宽甸兴边沿江公路项目位于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红石镇境内,线路全长7.62公里,主要工程包括路基、桥梁、涵洞等。其中小久才江口特大桥总跨度632米,是全线唯一一座特大悬索桥,也是集团公司承建的首个钢箱梁悬索桥。该桥穿越丹东市双江河自然保护区与鸭绿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,既要突破技术难关,更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。加之今年鸭绿江水位持续下降,给桩基施工水路运输带来极大挑战。
面对多重困境,项目团队始终秉持“围着项目转、盯着指标干”工作理念,不等不靠,主动出击,迅速成立由党员领导班子带队的技术攻坚小组,通过实地勘察采集地质数据和技术参数,反复研究论证桩基施工方案,确保科学有效、针对性强。由于钢筋、混凝土等材料运输量大,部分超长、超重构件加大运输难度,项目部成立专项运输保障小组,制定“水陆联运”精细化运输方案,将安全管控从“被动应对”转向“主动预防”;水路运输时,对每艘运输船进行严格荷载验算,并为其配备专职安全员全程监控;引入专业引航员,在渡口设置智能警示系统,与海事部门建立实时数据共享平台,严格执行恶劣天气禁航制度,成功破解鸭绿江枯水期施工区域航道狭窄、渔网密布、船舶往来频繁等难题。
同时创新采用“动态监测+水陆协同”模式,建立生态保护全流程监管体系,对临时码头承载能力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测,不断优化混凝土罐车与运输船舶接驳方案,确保桩基浇筑作业高效推进。施工期间,累计开展水陆运输安全检查超20次,整改隐患12处,实现运输全程“零事故、零延误”。
据悉,该项目建成后,将填补G331国道在宽甸段的空白,促进辽宁段与吉林、黑龙江段的衔接,形成贯通东北沿边的“大动脉”,进一步推动东北东部城市群联动,加速与沈阳、大连等经济中心的资源流动,助力东北全面振兴。
小久才江口特大悬索桥效果图 (项目部 供图)
(中铁十五局五公司 段浩利 黄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