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文化

轨枕叠成的远方

  时间:2025-03-31 【字体:

我站在时光的站台,望着一列列铁龙呼啸而过。钢轨在阳光下泛着银亮的光泽,像流淌在血管里的岁月。二十五年前那个春寒料峭的清晨,我第一次触摸到朔黄铁路的路基,指尖传来的震动至今仍在掌心回响。  

那是1999年深冬,我揣着六台东风4B型机车的轰鸣,在朔黄铁路的冻土上踏出第一串脚印。那些涂着绿色涂装的“铁马”发出轰鸣、喷着白雾,载着我从少年时代的铺架工地上,转向临管运营的新战场。2000年钟声敲响时,我接过了神朔铁路的缰绳。在鄂尔多斯的风沙里,我学会了同时驾驭内燃机车和使用半自动闭塞系统,就像青年既要握紧扳手,又要读懂星空的轨迹。2001年深秋,当我第一次以车务管理者的身份走进调度室,看见墙上电气集中联锁的复杂配线,突然明白老师傅常说的“铁路是盘活棋”的深刻意义。2012年那个蝉鸣聒噪的夏天,韶山4改型机车牵引的万吨列车在钢轨上划出金色轨迹。我蹲在检修库里,看着第一支检修工队拆解电机绕组,忽然想起二十年前自己焊接钢轨的模样。2014年盛夏,“神华号”八轴机车单牵万吨的轰鸣震撼太行,我抚摸着流线型的车头,仿佛触摸到时代跳动的脉搏。2017年的春天格外忙碌,我在包神铁路的列检场上指挥千吨巨轮,又在杭海城际的轨道梁上丈量长三角的晨光。当“神华号”交流机车在两万吨重载试验中突破极限,调度屏上的绿光带突然幻化成老师傅当年的油手套——那些被岁月浸透的经验,原来早已化作我血管里的密码。   

近年来,我开始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奔跑。在靖神铁路的煤海深处,“陕煤号”机车与TDCS系统共舞;在黄大铁路的四电系统里,我用数字化思维重写传统运维。2022年盛夏,当我在雅万高铁的铺轨道路上调试机车时,忽然听见太平洋彼岸传来的汽笛声——那是二十五年前第一根轨枕落地的回响。

站在将近5000公里铁路网的中央,我轻轻抚摸着第八十台机车的铭牌。从东风1到“神华号”,从电话闭塞到CTC系统,每道技术革新的刻痕都在诉说:我们曾用骨头接钢轨,用焊枪写春秋,如今又在云端编织铁龙的经络。那些深夜检修时的手电筒光束,那些调度室里永远温热的茶杯,那些送别列车时不自觉挺直的脊梁,是刻在基因里的永恒密码。钢轨延伸向远方,在天地相接处化作一道银色的年轮,我知道,这条铁龙永远年轻,因为每个铁路人都是它跳动的心脏。

此刻,我看见他们正在朔黄线上调试自动驾驶系统,看见他们在非洲大地上传授机车驾驶技术,我看见当年的自己正从时光深处走来——带着镐头的火星,焊枪的蓝光,还有老师傅油乎乎的手套里攥着的,永远滚烫的初心。

(中铁十五局轨道运营公司 王晗)

企业简介
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五、六师合编后的第五师,1984年1月奉国务院、中央军委命令集体转业并...[详细]
联系我们

官方微博

官方微信